認識身心障礙
肢覺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與輔導策略

礙與身體病弱學生的學習特質與輔導策略


肢體障礙的意義與分類:

根據教育部民國86年公布的『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肢體障礙是指上肢、下肢或軀幹的功能有部分或全部的障礙,以致影響學習者。形成肢體障礙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發展遲緩、中樞及周圍神經系統病變、外傷,以及先天性或後天性骨骼肌肉系統缺損。根據其成因與影響之身體部位,肢體障礙可分成以下幾類:

l.神經系統缺損:例如腦性麻痺、小兒麻痺、脊髓損傷、多重硬化症(漸凍人)

2.肌肉骨骼病變:例如肌肉萎縮、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柱側彎

3.外傷及其他異常:例如截肢、骨折、肢體變形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及身體病弱者: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心臟、肝臟、肺臟、腎臟、腸道等人體重要器官發生病變,造成體能虛弱,需要長期療養,以致影響學習者。此外,許多慢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也容易造成身體的嬴弱而影響學習,例如糖尿病、癲癇、白血病、血友病、氣喘等。重要器官失去功能及身體病弱學生可能因為體能狀況產生活力不足的現象,妨礙到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或因為體弱經常缺課。以致減損其可能的教育成就。

肢體障礙與身體病弱學生的身心發展與學習特質:

一般而言,肢體障礙學生在心理調適的過程中會經歷許多衝擊,其間的情緒反應包括焦慮、否認、憂傷、沮喪、憤怒、攻擊、以及無助感。因此格外需要周圍親友的情感支持,幫助它們接受自己成為肢體障礙的事實。肢體障礙學生在行為表現上也有以下特徵:

l.由於行動上的限制,肢體障礙學生的活動領域及生活空間較一般同儕狹隘,可能在情緒上產生自我封閉的現象

2.肢體障礙學生在生活上許多方面需要他人協助,或因為他人的好奇眼光以及取笑,而產生自卑感或自我貶抑的現象

3.肢體障礙學生在心理上有尋求獨立的想法,生活上卻需要他人協助,因此可能產生矛盾、缺乏安全感,以及不確定感

4.肢體障礙者會對一般同儕認同,在許多方面的表現會盡其所能,卻又擔心身體上的缺陷會影響人際關係,形成心理上的緊張和衝突
此外,肢體障礙與身體病弱學生常見的學習特質包括:

l.體力較差,上課時經常感到疲倦

2.可能需要看醫生而經常請假

3.在肢體動作(例如走路、提重物)方面有困難

4.可能在用手操作的工作上(例如握筆、拿剪刀)有困難

5.空間能力可能不如一般同儕

6.可能因為缺乏與同儕互動而造成人際關係的疏離

教師篇:肢體障礙與身體病弱學生的教學調整與輔導


l.瞭解肢障病弱學生在醫療、行動擺位、語言溝通、自我照顧以及身體姿勢方面的特殊需要

2.無障礙環境的建立

3.提供生活及學習的輔具與器材

4.必要時延長考試與繳交作業的期限

5.注意交通接送之需要

6.兼顧醫療與復健方面的需要

7.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

同學篇:如何與肢體障礙同學相處


1.上下樓梯時,將設有扶手那邊空出來以便他抓握扶手,或讓他扶著妳的手。

2.去認識他或誠意的與他討論:動態活動時他的限制、靜態活動時他的專長,只是千萬記住,這是因人而異的。

3.在不勉強自己的意願下,陪他運動。

4.與他討論,當意外事件發生時,你應如何幫助他或應該採取何種行動。

5.細心的觀察一番,若他是因行動不便而限制了活動空間,試試自己的魅力,逐漸的誘導他擴大活動空間。

6.誠實的回答彼此的問題,承認並尊重肢障者對障礙的感受。

7.凡事體諒是人與人相處之道,有時假想或試著體驗一下,假若你換成是肢障者,你如何處事、待人,相信設身處地能更拉近你們的距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