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身心障礙
認識情感性疾患

感性疾患(affective disorders)

情感性疾患主要症狀

患有情感性疾病的學生,常會發生情緒過度高昂的噪態或情緒過度低落的鬱態現象。1980年版的美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III)稱此類疾患為「情感性疾患」,1994年版的美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IV)改稱情緒性疾患(mood disorders),以強調此類疾病乃因情緒呈現異常的過高或過低所導致。其主要症狀,如下述(曾文星,徐靜,民87):


(一)躁期症狀:

當躁期發作時,患者至少會持續一週以上,呈現下列可能的狀態:

情緒:興奮,高興,輕鬆,快樂或暴躁發脾氣。
態度:興趣廣泛,愛管閒事,膽大;過份有自信,對人慷慨大方,對事當機立斷,敢做敢當。
動作:動作增多,整天到處走動,馬不停蹄,做事做個沒完沒了,一刻也閒不下來。
講話:患者一反常態,變的非常喜歡講話,滔滔不絕,有時連嗓子都說啞了,也不肯休息。
思考:思潮澎湃,聯想力增快,意念飛躍的現象。有時也會有「誇大妄想」,自以為異於常人,有超人的能力,財富、地位、如自誇為電影明星、皇帝或大富翁等。
身體:食慾增加,本來性格內向沉默的,會突然變得很熱情,能言善語,不時哼哼唱唱。有時會因過於興奮,連晚間也睡不著覺,身體會因而變得疲倦憔悴。
行為:從事於高興的事,如花錢買東西,亂捐款、投資,從事非尋常且不智的事,或做些事後會吃虧的事。

(二)鬱期症狀:

鬱期發作時,患者至少兩週以上情緒極度低落,可能呈現下列狀態:

情緒:情緒低落、心情鬱悶、無精打采、悲傷愁苦。
態度:悲觀消極,提不起興趣來,缺乏決心和勇氣、憂柔寡斷、對自己的能力與將來毫無自信。
動作:行動遲緩、活動減少、常坐著發呆,有時睡在床上整天不動。
講話:沉默寡言,講話聲音很小且低沉,甚至都不開口,而開口說話時也相當緩慢。
思考:思考內容貧乏、簡單、遲鈍。並且有著悲觀、消極、虛無、憂愁的色彩。嚴重時會有罪惡妄想,相信自己做錯了事,甚至犯了大罪等;或有時會呈現身體妄想,認為自己患有不治之病。有時會因悲觀,罪惡等感覺,而產生自殺的念頭,甚至於付諸實行。
身體:食慾不振、胃口減低、或時有便秘現象,四脂酸軟無力,身體疲勞或精力減退。
情感性疾病的類型


1980年的美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III)把情感性疾患分為:

主要情感性疾病(major affective disorders):
病情較重,會出現鬱症狀態(depressive state),躁症狀態(manic state),或躁鬱症狀態。出現噪期者,常會週期性呈現躁期和鬱期,若週期性出現此二種症狀,則被稱之為「雙極性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s)。

其他特殊情感性疾患(other specific affective disorders):
如循環情緒症(cyclothymic disorder)及情緒障礙症(dysthymic disorder)。

非典型情感性疾病(atypical affective disorders)


1994年出版之美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IV),用情緒性疾病(mood disorders)取代情感性疾病,大略分類為下述:
憂鬱疾患(Depressive Disorders)
雙極情緒疾患(Bipolar Disorders)
雙極情緒疾患(Bipolar Disorders)
躁型—未曾患有鬱症,當前正患有躁症者。
鬱型(dreressed)—過去曾患有躁期,目前正患鬱症者。
混合型(mixed)—曾交替患有過躁期及(重度)鬱期;其鬱症甚為明顯,且呈現至少一整日以上。
情緒循環症(Cyclothymic Disorder)
其他情緒障礙


憂鬱症的症狀

根據美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IV)的診斷標準,下列症狀中,如果在兩個星期中出現五種以上,即有憂鬱症狀(施顯烇,民85):

一天當中大部份的時間都有憂鬱的情緒,而且每一天都是如此。
趣或好玩的事物失去了興趣,整天如此,天天如此。
胃口減弱,造成體重減輕或發育不良。
每天都有失眠或是整天沉睡不醒的現象。
每天都有心理生理遲鈍或暴躁的情形。
每天都有疲憊和精力不足的現象。
每天都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是有歉疚感。
每天感到無法集中精神,無法思考,無法做決定。
死亡想法不斷湧現,有的孩子有自殺的念頭卻沒有實際行動的計謀;有的孩子有自殺的計畫,有的孩子則會有實際自殺的企圖。


情緒性疾患的處理與治療

處理與治療之前需要先做好全面而深入的評量診斷,加上仔細的觀察,才能對症下藥,下列是被考量採用的治療策略(曾文星、徐靜,民87;施顯烇,民85;Rice and McGffin,1992;Coleman , 1996;Kauffman,1993)。

(一)藥物治療:

躁狀的藥物治
假如呈現明顯的急性躁症(屬於雙極情緒障礙),主要藥物治療為使用phenothiazine或haloperidol等抗精神病劑。

鬱狀的藥物治療:
鬱症治療以抗鬱劑為主,如「三環藥類」(tricyclic drugs)和「血洛特寧選擇回收抑制劑」(SSRI)等。

(二)心理治療:

認知的治療:
重點在於認知的想法改變,去除非理性的思考和信念,建立較合理和符合實際的期望。治療當中要針對壓力,自尊心受挫及扭曲的想法等因素,討論到底失落了些什麼,而這些東西是不是非有不可?讓孩子對自己和對四周的情況有合理的認知,重新建立信心,發展新的希望。

行為的治療:
透過增強策略,在日常生活中增強孩子的優缺點和良好的表現及努力行為,製造並給予成功的機會。並提供功課輔導或其他活動的協助,以建立信心,獲得成就感。

情緒的輔導治療:
支持、接納和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讓情緒得以有發洩和疏通的機會。也可以透過遊戲、繪畫、音樂等活動的治療,讓孩童表達情感、抒發情緒。

社會技能的訓練:
教導人際之間相處的技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同時訓練健康休閒活動的技能,把負面的思緒引導到外界適當的刺激,轉移注意力,避免內心沉淪於迷惑的思緒或誤入歧途。

環境的調整:
減少生活環境中觸發憂鬱的不利因素,除去一些如打罵、羞辱、譏諷、自尊心受挫的外在刺激因素,或改變不良的日常生活作息,將有益於逐漸恢復正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