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身心障礙
認識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裂症(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的定義:

精神分裂症係指患者在思考、知覺、情感、動作等多方面,發生持續性的廣泛性障礙,使得自我感與現實感失調,行為表現明顯脫離現實,而呈現人格分裂的精神症狀,生活適應顯著退化。依美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IV)的分類,歸屬於「精神病」(psychosis)的精神性疾患,其主要症狀如下列(曾文星,徐靜,民87):

病症特徵--在一個月期間,至少呈現下列兩種症狀:
妄想(特別是奇異內容的幻想)
幻覺(特別是批評性或對談性的聽幻覺)
錯亂言語(語言毫無組織、顛三倒四、前後不連貫、脫離現實的言語)
錯亂行為或僵直行動(思考紊亂,有怪異行為)
陰性症狀(面無表情、情感平淡、思考或語言貧乏、生活退縮等)
社會生活障礙--在一般社會生活,工作及人際關係有明顯且長期性的變化,社會生活程度降低。
患病期間至少六個月以上。
上述病情並非由其他情緒障礙、智能障礙、自閉症、藥物濫用或其他身體疾病所引起。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與處理

精神分裂症的診斷與治療,應經精神科醫師仔細診療。對兒童精神分裂病患,在診斷當中,父母及老師可提供孩子的成長資料、健康情形、藥物使用、心理測驗及學校學習等資料,供診斷與治療參考,才能對症下藥。一般而言,診斷與治療大都採用多重模式,以求面面俱到較為周全(施顯烇、洪儷瑜,民85;曾文星,徐靜,民87):

(一)藥物治療:

精神分裂病的治療,最注重使用抗精神病劑(anti-psychotics),其作用在於減除精神分裂病症狀,改善思考及行為障礙,減除幻覺與妄想等,特別是減除暴躁不安的情緒。抗精神病劑在急性階段要給於足夠的有效藥量,病癒之後亦宜長久時間使用,以免病情在短期內復發。

抗精神病劑因長久使用,可能產生非恢復性的遲發性異動症等副作用,需經醫師的仔細評估與指導使用。近年來問世的Risperdal使用越來越普遍,因為其副作用不致太嚴重。

(二)心理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外,尚應實施心理治療,如支持性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環境治療、作業治療、行為治療、遊戲治療和社會技能訓練等,協助病人學習如何適應環境,早日恢復。心理治療注重討論日常生活所能意識到的困難,幫助病人認識、判斷現實之情況、以及如何好好適應。

單靠心理治療對精神病患而言,可能沒有多大的用處。但在使用藥物、控制幻覺、幻念或是錯亂的思考後,心理治療能協助減少患者生活中的痛苦,學習應付生活壓力的技能。

此外,整個家庭的成員,也都應接受諮詢,使每個人都能了解孩童的處境,並給予必要的協助和支持,減少相互批評指責等不利的生活方式。父母兄弟姊妹彼此和諧的相處、傾聽、讚美和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美好的家庭生活環境,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三)學校教育:

學校應提供課業的補救教學,培養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善用行為改變的原理,矯治怪異不得體的行為問題,並透過講解、示範、逐步養成、角色扮演訓練學生的社會技能,協助學生擴大生活社交領域,建立較良好的同儕友誼與人際關係。

(四)預後情形:

根據各種調查報告,患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大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會康復,約三分之一會呈現輕度症狀,而其餘的會呈現慢性精神病狀態,需常期仰賴護養的環境與設備。而研究資料也提示病人的生活環境以及家屬是否支持,會間接影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復情況。


資料來源:師資培育 教師在職進修網http://140.127.81.13/e_type_1.htm
Top